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

天天即时看!驱逐舰作战思路(2)

2023-06-21 22:06:06

来源: 哔哩哔哩

驱逐舰如何做伤害


(资料图片)

驱逐舰制造伤害的情景,根据对局的进程可以分为两种:

前期围绕点位争夺而制造战损

中盘和残局进行的攻防作战

为控点而制造的伤害,不仅仅是在点内打击对线的驱逐,同时也包括上一篇中提到的,在控点不利时,先做输出以驱赶大船,为夺回点位进行铺垫的伤害。

1.1 开局时段驱逐到达点位附近,一般选择边路的点位(多为半开放的点位)。雷驱或炮驱拉边输出,同时提供视野;控场型驱逐需要找到边路靠前的岛屿,借山输出,但依赖队友提供视野,稳定性较差(适合组队)。

1.2 大多地图中的中路点位,要么多山,要么太过空旷。多山的点位,容易出现卡山的功能性大船,驱逐进点很危险,而在点外围又难以对在山后的大船进行有效输出,这样的点位易守难攻。与其说是驱逐去控制这种点位,还不如说是驱逐舰身后的队友才能控制它,驱逐舰单枪匹马很难在这样的点位外围做文章。而另一些极为空旷的纯公海点位,双方的后排大船一般不愿意前压支援。这种点位是航母舰载机与控场型驱逐舰的主场,不利的一方只能默默撤出并转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驱逐舰玩家更愿意留在边路的点位附近做事,这是符合逻辑的。    

2.1 需要驱逐舰在进攻或防守端提供输出时,游戏往往已经进入了中后期。进攻端驱逐的作用十分受限,而且难度更大。驱逐舰需要主动出击打战损的,一般是大优局面抢经验收益(没有讨论的必要);或者后期分数落后,需要由守转攻,抢分击杀。一旦要抢分,强鱼雷的驱逐舰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不成功便成仁,驱逐舰应当优先保证鱼雷命中,快速斩杀对方,即使不能保证自身存活,也要达成互换,因为驱逐舰的分数低于巡洋和战列。此时驱逐舰应当尽可能的拉进与目标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以自己的隐蔽距离为参考,而不是鱼雷射程;命中后如果没有形成击杀,则起烟或就近借山炮击补火,甚至在对方装填时间内直接公海射击争取点火;在时间更为紧迫的极端情况下,只要地形允许,果断选择贴脸爆破,而非继续卡隐蔽距离雷击。

2.2 更适合驱逐舰高效输出的情景则是在防守对方推进时。在追击时,无论是炮击或是雷击的角度都限制极大,而防守时则自由度更大。驱逐舰玩家应当时刻预判对方将要推进的路线,提早达到对方推进路线的垂直方向,可以大大提高雷击命中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具有雷击和炮击能力的驱逐舰应当注意优先追求鱼雷的命中,不要在鱼雷命中前炮击惊扰对方,应将炮击留到鱼雷命中制造进水之后。持续寻找对方的侧翼位置,是驱逐舰在防守端做出伤害的关键。在驱逐舰结束控点和对位后,可以根据对方在这一区域大船的数量判断其进攻意图如果对方大船数量较多,必然会伺机进攻造成我方战损,并夺回点位,则驱逐舰应当耐心等待时机,寻找侧翼输出位置;如果对方大船数量较少且已经出现了撤退的趋势,则驱逐舰应选择转场而非盲目追击。

综上,驱逐舰的作战思路可以简化为:因为防守型的输出更高效,因此要判断对方的进攻企图,寻找进攻路线的侧翼进行防守型输出,如对方不会进攻,则果断转场到对方可能进攻或正在进攻的路线上。

根据这样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刚占完一个点或者击杀掉对方的驱逐舰,己方的驱逐舰就立刻不管不顾地去占另一个点,是对团队不利的行为。

驱逐舰的侦查工作

驱逐舰的侦查工作难度相对较低,但也有刻意的侦查非刻意侦查的区别。刻意侦查点亮某个单位,目的是配合队友击杀对方的高隐蔽且有较有战术价值的单位(驱逐、轻巡),或出于抢分目的击杀残血但已经拖刀灭点的船。大多数时间,驱逐都在进行着非刻意的侦查。非刻意侦查伴随着控点和制造伤害以及走位环节。

在当前 14.X 的版本中,侦查时间、侦查伤害是与赛后经验结算挂钩的,这一机制的调整,使得侦查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与其收益对等,直接肯定了侦查的胜利导向作用。而我们也可以从侦查的角度,来决定对线或控点结束后的驱逐舰是否需要转场:首先,持续侦查到的敌舰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根据敌舰数量以及判断其进攻意图,敌舰数量少,或者已作鸟兽散时,驱逐应选择转场,去到能侦查到更多敌舰的位置;如果留在当前作战区域就可以侦查到较多的敌舰,则可以寻找位置雷击或持续炮击等。

总结

驱逐舰的三项主要任务,虽然可以分开讲述,但实际上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驱逐舰打输出不影响控点,打输出是为了控点而进行的铺垫。输出和控点也可以不影响侦查。而侦查既容易又最重要。这三项任务的注意点,贯穿驱逐舰整局游戏,基本决定了驱逐舰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在驱逐舰玩家提升细节,提升操作技巧的同时,掌握这样的大局观,可以帮你更加轻松地做出更多的团队贡献,从而导向胜利。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