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

信息: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的寓意_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2023-01-28 03:08:27

来源: 互联网

1、称鹿为马——故意曲解

2、秦二世皇帝时,宰相赵高想造反,怕其他官员不同意,就先试了试。他送给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第二个笑着说:“丞相错了,称鹿为马。”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偷偷杀了那个说是鹿的人。

3、对实际上害怕的东西假装热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古时候有个很爱龙的叶公。龙被画在器皿上,刻在房子上。当真龙知道这件事后,他来到叶公的家,把头伸进了窗户。当叶公看到它时,他吓得脸色苍白,跑开了。

5、(能够)像公鸡一样啼叫,像狗一样抓人――变得卑鄙或卑鄙

6、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被秦国所俘。他的一个门客假扮成狗,夜里潜入秦宫,偷走了已经送给秦王的狐白毛皮,送给秦王的爱姬,才被放出来。孟尝君半夜抵达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模仿鸡叫,骗他开门,他只好逃到齐国。

7、偷钟塞住耳朵——自欺欺人

8、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了范。有人趁机跑到范家偷东西,看中了一个大钟。那人想把它打碎拿走,但敲击声很吵,他就捂住耳朵,以为听不见。结果他一按门铃,人们就听到铃声冲进来,抓住了小偷。

9、献上一根桦树,要求鞭笞惩罚――谦卑真诚地道歉

10、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廉颇和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意识到这样对国家不好,就脱下外套,用荆条去找蔺相如道歉,要他用荆条惩罚他。

11、买下箱子,但退还(箱子里的)珍珠

12、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他经常往来于楚国和郑国之间,做一些珠宝生意。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卖给郑。为了吸引顾客,卖个好价钱,他想了个好办法。他选择了一些优良的木材,请工匠制作精致新颖的木盒,并请技艺高超的雕塑家在盒子外面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同时,他选择了不同的珍贵香料,让盒子散发迷人的香味。盒子做好了,看起来金黄,闻起来清香迷人。这真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他想,如果珠宝放在这些盒子里,肯定会吸引郑的人民,也许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购买他自己的珠宝,然后他们会赚很多钱。

13、珠宝商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制的盒子里,满怀信心地离开了郑。到达郑国后,他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市场上展示他的珠宝。不出所料,展览后不久,许多郑人聚集在一起欣赏他的珠宝盒。看到聚集的客人越来越多,他暗自高兴,心想一定能赚很多钱。

14、令他惊讶的是,这些郑人对他的首饰并不感兴趣,而是对装有首饰的木箱感兴趣。他们三人一组,讨论的话题是风格有多特别,装修有多漂亮。这不免让他紧张得额头冒汗。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珠宝上,珠宝商声嘶力竭地宣传他的珠宝有多好多漂亮,但周围的人都充耳不闻,仍然关心着装着珠宝的盒子。

15、这时,郭拿起盒子,仔细端详,非常喜欢,出高价买下。珠宝商看到一位顾客终于来到他家,非常兴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郑国人把钱给了珠宝商,带着盒子离开了。可他刚走了几步,却又折了回来。珠宝商认为他已经改变了主意,想要归还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把里面的珠宝拿出来递给珠宝商,说:“我刚才走得很匆忙,但是我没有发现盒子里有珠宝。”你一定把它放在那里了,先生。我是来归还珠宝的。"

16、把珠宝还给珠宝商后,郑国仁高兴地离开了,嘴里还嘀咕着:“这个木盒好漂亮,可是我挣来的。”珠宝商拿着郑人送回来的珠宝,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以为那人喜欢他的首饰,没想到他准备的木盒太精致,抢了首饰的风头,真是让珠宝商苦笑!看来我不适合卖首饰,更适合卖木箱。

17、矛盾的

18、《韩非子难一》:楚人有盾有矛,曰:“吾盾强,无所能沉。”又赞其矛曰:“吾矛之利,皆困于物也。”或者:用孩子的矛套住孩子的盾怎么样?“那个人,还可以。大家都笑了。无敌的盾和无敌的矛不能并立。

19、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描绘一个无知的人

20、一只青蛙住在一口废弃的井里。一天,青蛙在井边遇到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乌龟。青蛙对乌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开心啊。有时候高兴的时候,我会在井边跳一会儿;累了,我回到井边,在砖洞边睡了一会儿。或者只是露出头和嘴,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泥里走一走,也很舒服。看看那些虾和蝌蚪,没人能和我相比。而且,我是这口井的主人,我在这口井里无比自由。为什么不经常来井边欣赏呢?”乌龟听了青蛙的话,很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插入,右脚已经绊了一下。它迅速后退两步,告诉青蛙关于大海的事情,说:“你见过大海吗?幅员辽阔,不仅仅是千里之外;海洋的深度超过一千英尺。古代十年九大洪水,海中的水也没涨多少;后来八年七年大旱,海里面的水也没那么浅了。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生活在这样的海里,真的很幸福。”井里的青蛙听了乌龟的话,惊讶地呆在那里。没什么好说的了。

21、迟做比不做好

22、战国时期,楚襄王荒淫固执,把向他进谏的大臣庄信赶出了楚国。秦国趁机征服并很快占领了楚国的杜英。楚襄王后悔了,派人去赵把庄信请回来。庄辛说:“见兔不晚,爱犬不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23、冒充合奏者中的一员――只是凑数

24、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齐宣王酷爱音乐,尤其喜欢听长笛演奏。他有300个擅长吹笛子的音乐家。齐宣王喜欢热闹招摇,总想在人前表现出君主的威严,所以每次听笛子,总要请这三百人一起为他演奏。

25、一个叫南国的处士人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他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说:“陛下,凡是听过我吹笛子的人都不为所动,就是鸟兽听了也会手舞足蹈,花草也会随着节拍摇摆。我愿将我的绝技献给陛下。”齐宣王高兴地听着,愉快地接受了他,并把他放进了那个300人的吹球队。

26、从此,南国的处士带着这300人到齐宣王合奏,享受着和其他人一样的优厚待遇,他非常自豪。

27、实际上,南国处士根本不会玩。每次上场,南国的处士都拿着铁锹混在队伍里。人们摇着身体,他也摇着头。他还摇了摇头,脸上假装在感情上忘记了我,看起来比别人玩的还投入。南国的处士日复一日靠欺骗度日,白白挣着丰厚的薪水。

28、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爱听合奏的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祁萱国王(mn)继承了王位。齐王也喜欢吹笛子,但喜欢听独奏。于是齐贵王下令,让三百人轮流吹凝乳让他欣赏。南国的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了想,觉得这次不能相处了,于是就有了t

29、像南国的处士这种无知的靠欺骗为生的人,可以欺骗一时,但骗不了一辈子。假的就是假的,终会因为逃不过时间的考验而暴露和伪装。我们成功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学习。只有练就一门真本事,才能抵御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小心翼翼

最新新闻
回顶部